来源:家长帮深圳站 作者:小升初升学通 2018-08-01 14:13:54
(六)成绩呈现和使用
1成绩呈现和公布
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可以分数形式呈现;其他科目考试成绩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市仅以“等级”呈现成绩,避免学生分分计较、过度竞争。等级划分及细化具体办法由各市结合当地实际自行确定,报省教育厅备案。为保证公平,可将学生招生录取考试科目的成绩转换成标准分或等级分呈现,以确保不同科目考试成绩的可比性。具体成绩转换标准和办法由各市制定。
2成绩认定及有效期
用于初中毕业与学历认定的初中学考成绩,长期有效。用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初中学考成绩,应届生当届有效,非应届生当年有效。
在非本市取得的由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初中学考成绩,由转出地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成绩证明,可办理成绩转入,作为学生初中毕业的依据之一,能否作为招生录取成绩由各市自定。各市要完善初中学考成绩管理制度,及时更新网络管理系统数据,确保基本数据全面准确和完整,考试成绩真实记录。
3成绩使用
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初中毕业的基本依据。初中学考成绩要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予以反映和体现,同时记录在《义务教育证书》的成绩栏。成绩合格,可作为学生初中毕业的依据之一。成绩合格认定标准由各市制订。
作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参考指标。初中学考成绩是反映初中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要发挥考试对中学教学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和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督导,把初中学考成绩作为进行初中课程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教学指导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各地、各校要对初中学生各科考试情况进行认真全面客观分析和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形成诊断和指导各科教学的报告。
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稳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改革。根据《中考改革实施意见》要求,试点市从2020年(即2017年秋季入学的7年级新生)或2021年(即2018年秋季入学的7年级新生)开始实施依据初中学考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的改革。其他市从2023年(即2020年秋季入学的7年级新生)开始实施基于初中学考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改革。各市要根据夯实基础、文理兼顾、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平衡、负担适度、稳妥推进的原则,确定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及其计分比例。要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每门课程的课时、课程容量等为主要依据,将纳入招生录取科目的各科卷面原始分满分值按一定比例折算,设定纳入招生录取科目的分值。要避免个别科目分值过低,科目之间分值差距过大。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4个科目外,至少将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和化学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鼓励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个科目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体育与健康考试满分值权重不低于录取总分的8%。理化(或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最迟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7年级新生起须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鼓励采用分数+等级或仅用等级的招生录取办法。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健全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的机制,营造良好的考试招生环境。各级教*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初中学考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形成统一高效的初中学考工作运行机制。
省负责初中学考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实施工作,负责市委托命题或由省教*考试院统一命题科目的命题和指导工作。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9个科目考试,逐步由各市委托命题过渡到由省教*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
各市负责本区域初中学考具体实施工作,确保本区域初中学考安全顺利实施。市负责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等科目及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的命题;统一制订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科目及理化生实验操作的考试方法、评分标准、考场设置、组织方式、监考要求和监督机制等方面要求;统筹指导各县(区、市)做好组织实施,加强巡考、抽查和监督,确保考试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强化条件保障
切实加强各级考试招生机构的基本能力建设,强化初中学考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工作的管理。加强初中学校师资配备及实验室、教学器材等方面的条件保障,特别要加强农村地区、薄弱初中学校的建设,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大力开展标准化考点建设,改善考试条件,营造平安考试的良好环境。积极协调财政等有关部门落实初中学考所需经费,学校承担部分可从生均公用经费开支。
(三)严格考试管理
1确保命题质量
加强命题队伍建设,建立命题人员资格标准和命题专家库,强化命题人员培训。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加强初中学考题库卷库建设,建立和完善命题组织保障和审查制度,优化试卷评估和分析,提高考试命题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
2加强考务工作
按照国家有关教*考试的标准和要求,认真组织初中学考工作。统一设置考点、考场,规范考场布置、实施程序等,提高考试工作规范化水平。加强考试队伍建设,重视考务和监考人员培训。明确考点和考场职责,强化考试安全保密制度建设,构建科学、规范和严密的考试安全体系,确保考试实施安全有序。建立健全诚信机制,加强考试监督和监考文化建设,加强诚信教*和诚信档案管理。
3严肃考风考纪
建立健全考试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考试作弊等违规行为,参照《国家教*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信息,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公布查处结果;构成犯罪的,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做好评卷工作
各市要加强对评卷教师的培训,建立高素质初中学考评卷队伍。采取网上阅卷,统一阅卷程序、标准和方式。加强对评卷工作的检查、监督和指导,确保评卷质量和公信度。
(四)深化教*教学改革
严格落实《课程方案》,严格执行校历,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非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及理化生实验操作等课时,不得违反规定提前开始或结束毕业班教学工作。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分流。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队伍、命题队伍的培养和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切实实施素质教*,确保考试招生工作客观公正、科学有效地进行。加强对初中学考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质量监测、反馈与指导,引导初中改进教*教学工作,提升教*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初中学考成绩给学生排名、表彰和奖励。
(五)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初中学考改革是推进素质教*的关键环节,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教*公平,关乎社会稳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及时回应学生、家长和社会关切,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引导家长和社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人员随迁子女和社会人员报考初中学考的办法,由各市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自行制订。残疾考生考试由各市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提供必要的合理便利。残疾考生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及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办法由各市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制定。
本办法自2018年8月起实施,有效期5年。
本办法解释权归广东省教*厅。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您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访问深圳奥数网,升学路上有我们相伴。>>[点击查看]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